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

News Center
资讯分类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未来十年如何推进?答案在这里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17 11:20

【概要描述】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出席发布会。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未来十年如何推进?答案在这里

【概要描述】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出席发布会。

  • 分类:行业信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17 11:20
  • 访问量:
详情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有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有关情况。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张桃林——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还关系到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同时,农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重要的碳库(碳汇),对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此,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均对编制实施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作出具体部署。为此,农业农村部深入16个省120多个县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论证,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田建设管理人员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牵头形成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并于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已经在网上全文公布。
 
《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精神,在总结近年来农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对凝聚各方共识加快构建农田建设新格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括起来,《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主要内容:
 
第一,《规划》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着眼长远和全局,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工作基础、财力状况等因素,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规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田块整治)、土(土壤改良)、水(灌溉与排水)、路(田间道路)、林(农田防护和生态环保)、电(农田输配电)、技(科技服务)、管(管理利用)这样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集水、土、气、生态条件于一体,统筹协调的系统工程。要求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同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逐步提高亩均投入水平,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一般应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
 
第三,《规划》紧盯粮食生产首要目标,优化了建设分区,明确了分区域建设重点,要求科学设计建设内容,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提高建设质量。规范项目竣工验收,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项目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同时,《规划》还明确了实施保障措施。
 
第四,《规划》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上一轮2011年—2020年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相比,具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产能保障。立足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形成一批“一季亩均千斤、两季亩均吨粮”的口粮田,进一步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更加突出质量要求。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即“三并重一协调”),合理安排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三是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分类指导,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成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等七个区域,因地制宜提出各分区建设重点和分省建设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部署要求,积极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工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山东省泰安市东部开发区小井工业园

15949816667(微信)   0538-2099331 

淘宝:泰山企业店 / 阿里:智能水肥一体机 

ADD WECHAT FRIENDS

加微信好友:免费咨询、设计、报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